文章大綱
我曾經十分勉強自己的生活,從我意識到、下定決心、然後準備離開那樣的生活,整個過程彷彿死裡逃生般的險境。
在我尋找工作方向的時候,發現了極簡維尼和布蘭達的頻道,他們彷彿是我當時黑洞中的光。
我每天中午回宿舍一邊吃著微波好的午餐,一邊看他們的影片,嘴裡雖然吃的是食物,但精神上補充的是滿滿的內在能量,支持我一步一步改變的能量。
我們可能明天就不在這個世上了,這樣的狀況並不罕見。我們當然會擔心未來以及老後的生活,但我們同時也應該擔心,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實踐自己的理想。
《今天,就過喜歡的日子》 / 布蘭達 & 維尼
我真的不夠努力嗎
有一次眼看工作快要忙不過來,我覺得這樣下去會有狀況。於是在某天下班後,準備好工作清單,小心翼翼走到主管身旁,表示要討論工作安排。
我從她緊皺的眉頭,可以感覺她被干擾的不悅,但她還是點頭、不說一語轉向我。
果然,等不及聽完我的話,她就雙手把我的清單壓著,打斷我說:「我覺得這些都沒問題……你是不是很容易放棄?你要努力一點,人都是可以磨練的。」
每個人對努力的定義都不同
即使有人突然跳出來並一副惡狠狠的當面批評你「不努力」
仍然純粹只是他人肆意強灌的定義,甚至有時候對方也未必能如實辦到
《今天,就過喜歡的日子》 / 布蘭達 & 維尼
事隔幾年,讀到書中這段話,確實安撫了我當時糾結的心情。
天天喊著離職的同事,你走了他還在
當時身邊想要離職的同事不在少數,也有在我一進公司時就喊著要離職,但是在我離開後她還在公司的同事,甚至在我離職幾個月後,她仍然會和我抱怨著辦公室生活。
後來當她和我聊起近況,我也會避免發表我的想法或是鼓勵她,因為我知道這是她的選擇,她決定了「說」而不「做」的選擇。
有些人覺得自己雖然很想離職卻踏不出那一步
在我們看來,其實只是因為不夠痛苦而已,或是沒有發現自己其實很痛苦
《今天,就過喜歡的日子》 / 布蘭達 & 維尼
也許就像維尼和布蘭達說的,他們寧可繼續抱怨、不辭職,是因為這份工作其實沒有像他們說的那麼痛苦吧?
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糟,這一切都還在她的容忍範圍,因為還需要這份薪水、這個頭銜,所以選擇偶而抱怨,也不需要「真的離職」。
但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,這是做不到的,我不喜歡聽別人抱怨,也不想要成為一個只能抱怨的自己。
當我們自在時,才能心甘情願的允許別人
以前當我面對那些主動對我們人生「指點」的人,我會為了禮貌,所以說幾句話和對方互動,到後來我會微笑點頭就好,盡量不要發表自己的意見,順著打哈哈過去,然後保持距離。
意思是我尊重,但不代表我一定要認同,或是我一定要留在現場聽完對方的演講。
喜歡主動給意見的人,自己的身上大多背負著許多名為「責任」的鐵球和鐵鍊,生活過得相當忙碌。
每次見到對方,從他的說話方式、行為舉止,可以感覺他生活的很忙碌、也很毛躁。有趣的是,對方在看到別人愜意的生活時,會覺得對方不如他努力,所以主動「點評」對方要積極一點,才是好的人生。
「好人為師」是人的天性,我們都會忍不住給對方更好的建議。所以我也不斷提醒自己,「如果對方沒有開口尋求幫助,就不要隨便主動給別人建議」。
如果這些建議是來自不熟悉的人就算了,如果是親人,那還是會有些在意。不過,誰又能夠真正完全同理、真心的支持另一個人?我想這個人除了自己、別無他人,我真心這麼認為。
當我們能夠毫不勉強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,才有可能允許他人也去過他們想要的生活。
《今天,就過喜歡的日子》 / 布蘭達 & 維尼
後記
我們認為真正理想的人際關係
是彼此都能自在的做自己
即使不常見或互相不認識
_ 布蘭達 & 維尼
這一段話讓我想到在學生時期、出社會工作、到現在自由接案,遇見那些讓我感到自在、感覺被支持的人。
我們會不吝向對方表達欣賞和支持,在談話中獲得連結,也會保持禮貌的距離,不強求、不強迫,讓關係就像流水般自然。
這本書推薦給誰
如果你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本書的作者布蘭達和維尼、包括我自己都曾經有過這一段的探索期。
我從她們的影片和書中獲得了安慰、放下對自己的批判,然後直到現在,我展開了新的生活,透過創作、到府整理貢獻自己的價值,接下來也會繼續探索、嘗試,體驗這個有趣的世界。
你可能會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