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大綱
在了解日本、大陸的生前整理之後,我也對美國人的生前整理感到好奇。
找資料發現,內容大多是圍繞著「生前契約」和「生前信託」的準備,就是和錢、財產有關。
接著我找到了《人生最重要的整理:離世清單》,這本書由三位美國作者合著。其中有兩位是知名人壽和遺產規劃公司 Everplans 的創辦人和執行長,同時也是「數位生前計畫」的領導品牌。
「什麼是你認為重要的事?
很多人會秒答『家庭』,但請各位再深入思考,你認為最重要的事到底是什麼?」
作者邀請大家在進入主題之前,先思考這個問題,每個人想要開始生前整理的動機不一樣。
可能是你目睹過朋友經歷親人離開之後的混亂,所以你也不希望自己的家人面臨相同的狀況。另一個實話是,大部分家裡有人離世以後,許多紛爭原因都是來自於「錢」。
所以,「什麼是你認為重要的事?」
當你清楚思考過自己的目的之後,請把這個目的放在腦中的子母畫面,畫面中可能是你的小孩、伴侶、毛小孩,或是先一步離開的摯愛。
每當你在準備生前整理時,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,你可以移動視線看看畫面中的對方,然後反覆告訴自己:這個人就是我安排生前計畫的理由。
這本書誕生的原因?
作者艾比當年規劃婚禮的時候,她想著:「人生接下來還有哪幾件大事要辦?」她想到像是迎接新生兒、買房子等等,這些都有專業的服務機構可以提供資源,讓她可以安心提前規劃。
但是唯獨「死亡」這件事情,似乎沒有太多的資源,於是她和其他作者就開始著手研究、開了公司、完成了這本書。
作者也以規劃旅遊作為比喻:大家一般會在旅行的前幾個月,開始訂機票、訂飯店、跟公司請假。
他建議我們應該以同樣的心情來面對生前整理、長照準備,因為很快的我們就需要為爸媽還有自己安排。
而且到時候實際情況可能會跟你預想不同,例如你的體力已經大不如前,日常作息需要別人幫忙,也可能有疾病上身、行動不便。
所以大家不妨趁現在就想想,你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有哪些選項?
在下方內容,我從書中節錄了三個最想和你分享的重點:
重點一:把遺物轉成禮物
當我們在盤點物品的時候,如果覺得有些東西某位親友可能會喜歡,可以先為他留下。
例如你的表妹曾經誇讚過你家的灰色沙發超好看,那麼你可以用一張便條紙寫上她的名字,貼在沙發下。
等你離世、親友準備清空你的住處時,當有人發現紙條,就會知道這樣東西已被預定,然後就像一場尋寶大賽一樣熱鬧。
遺囑盤點清單:
- 房產
- 現金
- 無形資產:股票、債券、基金……
- 非生產材性財產:車、藝術品、家具……
- 其他物品
重點二:盤點醫療狀況
作者點出大部分的人不太願意提到自己的身體狀況,是因為不想要讓別人擔心,所以往往會輕鬆帶過,像是「等我有時間就會去看醫生」、「我都有注意啊」,不過,大部分都只是說說而已。
醫療問題會讓人如此害怕,可能是因為擔心本來只是小毛病,結果一檢查發現罹患了重大疾病、必須改變生活方式才能回復健康,還有要正視自己更接近死亡的事實。
當一個人要同時面對一連串如此可怕的問題,照理來說,應該會跟身邊的人說出真相。
一來可以分擔害怕,二來是獲得支持。但是事實上,人們大部分會選擇隱瞞自己的病情,直到非常嚴重的時候才會向親友坦承。
所以作者建議大家誠實面對自己,好好盤點身體狀況,列出身上所有病痛。把必須按時處理或接受療程的疾病,請寫在頂端,不怎麼需要處理、僅偶爾發作的慢性疾病排在後面。
重點三:守護想照顧的人
如果你有小孩、寵物,可以集中他的重要文件、醫療資訊,還有能夠好好照顧他的人,其他文件清單可以參考下方建議:
- 身分證件
- 醫療紀錄
- 學校與活動
- 飲食和小習慣
- 特殊需求
如果你有高齡父母要照顧,記得先帶他們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,然後列出他們目前的狀況,以及接下來的計畫:
- 醫師、照護安排
- 藥物、治療資訊
- 各項看診行程
- 各項健康保單
- 個人重要文件
後記
這本書就像生前整理的百科全書,內容從數位資產到實體物品、大物品如房子到小細節如修繕資訊。
其中某些章節是按照美國當地的風俗提供建議,也有部分內容在出版社用心編輯下,轉成了台灣的資訊,非常貼心。
另外,書中幽默風趣的口吻,會讓人一直想要看下去,如何以輕鬆、不失禮的氣氛分享生前整理的主題,也是我想要學習的部分。
書的前半段談到比較多關於錢的話題,是我覺得很受用、實際的主題,引導我用開放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,而不是一邊好奇、一邊害羞的思考這個問題。
在書中的後半段,作者列出了一系列關於「人生價值」的問題,讓我可以思考關於「錢」以外的財產。
你的人生也並非全由數據、任務、法律文件與財產組所組成,如果我們把一個人所擁有的物品價值全列在紙上,那麼每個人看起來都差不多,差別只在誰的物品標價,尾數跟了比較多的 0
但生命的意義絕對不止如此,生命的意義來自於你的經歷、你如何影響其他人、別人如何影響你,以及你想和後世分享的人生課題。
《人生最重要的整理:離世清單》
也許不會所有親友都會同意你的決定,但是這是你的人生,你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。
如果可以,請你務必事先提供家人方向或是備妥金援,以體貼、溫暖的方式和他們道別。
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