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日常工作創造心動的感覺:《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》閱讀心得

by ZN
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166 閱讀次數

記得在大學四年級的六月早晨,我騎著摩托車上學,迎著溫暖的陽光,看著前方寬闊的馬路、筆直的大樹。

滿心期待畢業後的生活:「我要找到一份,讓我每天都很期待的工作!我要好好工作,貢獻社會~」現在回想,當時心中的描述就是「怦然心動」的工作吧。

「浪費時間的會議、凌亂的文件、回不完的電子郵件……」但是如這本書開頭所說,在踏入社會的前幾年,我的辦公室生活就像這樣的情況。陷入工作還沒完成,又接到新的指令的循環,除了加班、還要犧牲週末時間工作。

直到前輩提醒我:「工作不會有做完的一天。」我才放下想要追求完美的執著,學習掌握關鍵任務。

工作多年後,讀到這本《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》,提醒我重新想像理想的工作和生活是什麼樣子?我現在做的這些事情有幫助我,更靠近目標嗎?

我覺得這樣的自我問答很必要,因為當我越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,信心就不容易被動搖,情緒也會更加穩定。我想要讓自己保持純粹、專注的精神狀態。

這本書不只提到了工作空間整理,還有時間、人脈的整理,非常值得一讀,推薦給所有職場工作者。


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空間

照顧你的工作空間

以前在辦公室的時候,我常常收到同事這樣的評價:

「哇~你的桌子好乾淨、好舒服,我好喜歡過來找你討論」、「你是怎麼收的?有空可以來我的桌子走走嗎?」、「好想請你來我們家幫我收拾哦~」

其實是我一直對於書桌佈置情有獨鍾而且老實說,我覺得工作空間也關乎一部分的個人形象,井然有序的工作空間,讓我感覺更專業、有自信。

另外,當我意識到辦公桌是陪伴我大部分時間的空間,我就願意花更多心思、調整到自己舒服、喜歡的樣子,好心情是很值得的投資。

而且工作上的混亂已經很多了,如果我能掌握我的空間,就會有一份安心感,可以調整心情,更有韌性迎接突如其來的挑戰。

除了實體物品,書中提到的數位空間也很重要。

「數位生活讓我們很容易什麼都存下來,以致原本應該幫助我們的科技,卻越來越超乎我們的掌控。」

隨手拍的照片、螢幕截圖、演討會講義、「可能」有用的資料……當我們發現檔案堆積如山的時候,通常是儲存空間滿了、或是緊要關頭時電腦壞了、檔案找不到了,發生連鎖效應的慘況。

其實只是一種「擔心風險」、「捨不得」的心情在控制著我們,讓我們一直蒐集、囤積。

關於我現在的工作空間佈置,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:

時間整理

在辦公室,最容易讓你分心的是不是這些:電話、電子郵件、通訊軟體、同事的交談聲、來位置找你的人…..

為了把干擾降到最低,我當時幫自己建立了以下開關:

➀ 關閉信箱通知:設定上班前、午休前、下班前,三個時段各一次,好好的看信和回信。

➁ 電話鈴聲調到最小:把鈴聲調小,不只是為了讓自己不被嚇到,也是不想要打擾同事。另外,在需要安靜工作的時候,我不會接起每一通電話,只有「重要的分機號碼」才會馬上接起來。

➂ 主動建立預約習慣:當你提前預約同事的時間、敲定討論會議,對方也會漸漸了解你的溝通模式、記住你的習慣。

成為自僱者以後,我要練習的就是降低「滑手機」、「秒讀秒回」的衝動。

書中建議訂出「回覆時間」,把主動權放回自己身上,而不是讓別人決定你的優先順序,這概念就像我幫信箱設定回覆時間,我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使用手機。

作者進一步解釋,我們之所以容易以為「最急的事,就是最重要的事」,是因為「重要的事」往往比較難完成,而「急迫的事」要得到回報比較快,所以會吸引人趕快處理,獲得成就感。

仔細想一想,的確現在大多數的事情都要求快、效率、高強度、有感的刺激。

如果沒有為自己設定任務順序,就很容易受到周遭的影響,想到什麼、就做什麼,時間和能量在不知不覺中消逝。「做什麼」很重要,「不做什麼」也同等重要。

你可能會有興趣

30 天的數位輕斷食,幫助自己遠離社群焦慮
我透過子彈筆記,學習更專注的管理時間、任務

建立心動的人脈

要建立讓自己心動的人脈,關鍵在於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關係

《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》

學生時期會因為不想成為團體中掃興的人,所以會勉強、說服自己參加某些活動,獲得出席的參與感,或是得到和他人合照的「友誼證明」。

長大一點後,我會提醒自己更關注當下的感受:「和這個人相處的時候,我覺得自在、放鬆、快樂、享受嗎?」我的時間和情感很珍貴,我只想要分享給對我而言重要的人。

作者在書中也提到:「當有人請你提供意見或幫忙時,不要毫不考慮就一口答應,而是要建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關係。」意思是要放心拒絕輕率的請求,畢竟幫助我們真正在乎的人才有意義。

Photo by Andrew Moca on Unsplash

後記

這本書讓我讀的津津有味,原來居家空間整理的道理,在數位資料、人際關係、時間安排上的詮釋,可以這麼有趣。

如果整理收納是為了讓生活方便、不是囤積物品,那麼我就不應該一直只儲存資料、而不使用。

如果我理解空間的美感,來自於適當的留白,那麼人際關係也需要距離,才能夠讓彼此放鬆、自在。

整理能讓你重新發現自我

當你一一面對自己擁有的物品

就會漸漸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麼、什麼才會讓你開心

你的心態、行為和所做的決定也會跟著改變

最後,你的生命會經歷戲劇化的轉變

《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》

在這本書的後半段也讓我很有共鳴,麻理惠分享自己的職涯歷程,從第一份人力公司的工作、兼職整理顧問、離職創業。

一開始她也不是順風順水的紅起來,當她遇到招生不足的窘境,才警覺要提升自己的行銷能力、參加商業場合,拓展客源。

隨著她越來越知名,也遇到了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抉擇,她再也不對邀約照單全收,而是把心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

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:想在職場找回自主權、想在工作中創造心動感受的你。

生活中有很多無法掌控的事情,所以我們更要專注在可以掌握的事情,創造自己的怦然心動。


你可能會有興趣

⎔ 《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》購書連結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