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大綱
我喜歡掌握物品的清晰感, 不會因為找不到某雙精美的鞋子或衣服而苦惱,也不會不小心購入同樣的物品,更沒有食物放到過期的罪惡感。
每一樣物品在需要的時候都可以立即取得,存在的剛剛好。
為什麼要整理?
「這次為什麼會想要預約整理?」這句話是我常常問客人的問題。
今天,我想和你分享我的答案,原因很簡單,就是我不想「再」找不到東西。
不想在重要時刻,找不到東西的慌亂。
不想在出門之後,才發現什麼忘了帶。
不想購物後,回家才發現買了同樣的東西。
不想在櫃子發現食物放到過期的罪惡感。
我喜歡可以掌握物品的數量,我喜歡要拿什麼,就知道它在哪裡的安全感。
如果你經常覺得東西收不完、或者常常找不到東西,很大的可能就是「擁有太多」。
東西還沒有用完、食物還沒吃完,又買了新的,櫃子塞滿了,所以沒有辦法收、也懶得收,讓東西散落在桌面、蔓延在地板。
會閱讀這篇文章的你,就是想擺脫失控的人生,對嗎?
我整理了 3 個保持「剛剛好」生活的原則,分享給你,一起來看看吧!
保持必要的庫存
每個人心中的「安全庫存」水位都不一樣,有些人覺得衛生紙 12 包就夠,有些人覺得要一箱才有安全感。
不過現在購買東西已經很便利,建議維持「2週庫存」就可以,快要用完再補充。
也可以透過以下這兩個方法來調整:
➀ 有哪些東西,最容易放到過期?
哪些東西的消耗速度,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快?誠實面對你們一家真實的習慣,然後調整物品庫存量。
➁ 以「先進先出」原則使用東西
意思是先使用最早購買的,再拿新的來用。
雖然囤貨、嚐鮮是大多數人的天性,尤其看到喜歡的、常常用的東西在特價,就會想要多買一點來放,反正用很快。
「反正每天在用」、「很快就用完吧」這就是最容易誤入的陷阱。

浴室有一隻牙刷就可以完成清潔,牙膏也只需要一條就足夠。
如果開了很多不同功能的牙膏,可能會因為用不完而過期、發霉。
而且收納空間也有限,買到滿出來,東西就容易放到忘記。
然後你捨不得丟,就越囤越多,變成一種永遠無法將物品使用完的循環……
又或者洗髮精就有去屑、柔順、粗細髮、直髮捲髮各種品項。
一不注意,浴室就會被這些瓶瓶罐罐塞滿,洗手台、置物架表面殘留粘膩又帶著灰塵的液體。
也因為不容易清潔,形成另一個藏污納垢、讓你不想面對的新問題。
多停一秒:我真的需要嗎?
當你觀察到,有了太多相同的物品。
可以回想自己當時為什麼會購入好幾個相似的物品?
是忘記買過了?功能有一點點不一樣?還是受不了廣告誘惑?還是因為促銷,以為自己用得完?
當我們無法掌控物品的數量和狀態,就很容易造成物品超量。
舉例來說,習慣化妝的人可能會有很多隻唇膏,有各種色號、光澤感、包裝方式。
我們也心知肚明一隻唇膏要使用完的機率真的很低。
為了某次特殊場合而購買、因為新品所以想要試試看而購買。
可能在下次使用唇膏的時候,已經變質乾裂,甚至超過保存期限,還是捨不得丟掉。
所以當你去美妝店看到新產品想要下手的時候,請先多停一秒。
然後告訴自己:「現在的我不再是過去那個囤積物品的我。家中還有沒有庫存?類似的東西還有多少?真的需要購買嗎?」
不再追逐流行一時的物品,不為了買不到某項限量商品而苦惱,這是你新生活的購物座右銘。

「足夠了」,剛剛好的生活
無盡的慾望會讓我們迷失方向,空洞的狀態會讓人不斷向外渴求,尋找刺激來彌補內心的不安。
如果你已經意識到,因為慾望而感到焦慮,常常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多、不夠好。
請先試著對自己說:「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就是我所需要的。」讓躁動的心安靜下來
看看自己過去做了哪些努力,才能夠擁有現在這樣的生活?哪些是多餘的?哪些慾望其實沒有也沒關係?
有時候,我會刻意減少東西。減少東西後,也會更注意購物的品質,我覺得這樣很棒。
放慢生活的腳步,「精選」進入自己生活中的每一樣物品。
觀察自己的行為和理想生活的相符性,將每一次的「覺察」轉化成下一次的「行動」。
相信自己的選擇,從內心慢慢的建立安定、不輕易被左右的力量。
在這資源豐富的世代,我們可以透過減物,平靜內心,也減少對地球的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