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零雜物》讀後心得:讓生活輕盈,讓心更自由

by ZN
發佈日期 最後更新 320 閱讀次數

這是我至今為止看過最棒的一本整理書。

在故事一開始,Phyllis 分享了她如何與囤積症的母親相處,後來她為了捍衛自己的身心靈健康,毅然決然地搬出去,與母親保持各自的居住空間,拉開距離後的關係反而更自在。

Phyllis 也分享了後續如何學習和母親和解。接著她開始持續察覺自己對於空間的需求,不斷搬家、只為了尋找能夠讓她真正舒適的地方。


雜物就是「讓人笑不出來的東西」
/ Phyllis

跳脫「賺錢 – 花錢」的倉鼠滾輪

書中提到了在國外盛行的一種生活方式,叫做 “Downshifting”,指的是自己願意讓生活變得更簡樸生活模式。

在 1990 年代,有一群人發現,許多人努力的工作賺錢,但是因為長期承受精神壓力,到頭來發現有了錢,卻失去了真正重要的事情,像是照顧健康、關係經營、包含自己的夢想。

所以他們想要透過簡樸的生活,跳脫「賺錢-花錢」的循環,讓自己不再為永無止盡的慾望買單。

我在剛出社會工作賺到錢的時候,也曾經掉入這樣的迴圈當中。因為第一次有了全然的自由,開始體驗金錢的力量。

只要我負擔得起,我想要,我就可付錢享受。

那時在機能便利的地方生活,也支付了相對高的租金。而更便利的地方,就有更多的誘惑,五光十色的招牌,吸引我花更多的錢。

回想當時的生活,有 90 % 都在工作、或是想著工作的事情。每天下班,已經剩下吃飯、洗澡,做著維持生命的例行工作。

周末的兩天假日,一天休息、整理環境,再花半天來整理當週和下週的任務。到後期我感覺活得食不滋味,像是一台不停運轉的機器,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對生活的熱情。

過濾每一則餵養你的資訊

被多餘的資訊支配,就看不到真正該注意的事情。

《零雜物》/ Phyllis

我在大學搬進宿舍之後,就沒有看電視的習慣,當時還特地拿了一塊漂亮的布把電視蓋住。

不看電視的主要原因是發現新聞不是在報導政治、名人八卦,就是在報導交通事故,這些資訊只會讓我感到煩躁、悲觀。

現在了解時事的管道,大多是從我信任的社群媒體、家人、或是到商店買東西的時候稍微看一下。

至今為止,生活也沒有因為失去哪則頭條報導,而有什麼嚴重影響。

在社群媒體方面,訂閱的 YouTube、Instagram、Facebook、電子報,我也會保持適度的追蹤數量,不要讓自己花費太多時間瀏覽。

就像精選衣服的時候,「以空間決定量」的原則來挑選,時間是我有限的寶貴資源,我也要精選每一個我欣賞、學習的創作者,因為他們發佈的內容在無形之中也會引導我的思考,影響我的行動。

共享,或是更負責任的購買

「Minsumer」運動,是盡可能利用創意或共享機制來讓自己不消費。一但決定消費,則必定通過深思熟慮,只選擇品質優良、能經年使用,生產過程又考慮到永續發展的商品。

《零雜物》/ Phyllis

也許是環保意識提升、也許是因為物價上漲,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嘗試共享經濟,像是共享汽機車、腳踏車、租借衣服、露營用品。滿足需求,不一定要擁有物品。

還有,隨著物流、網拍的方便性提升,大家也越來越願意嘗試買賣二手物品,換物、二手社團的活躍度也越來越高。

零浪費、零包裝的店家也日漸成長,配套措施也很完善,這真的是一個人類反思生活的大進步,很感謝持續實踐這些理念的店家和消費者。

後記

能夠拜讀到 Phyllis 的作品,讓我有一種生在這個世代真是美好的感激之心,還為此收藏了一本實體書。

對於書中提到的每一個觀念,她都有相當透徹的研究,從她提供的文獻資料就可以知道,她是非常認真、嚴謹的作者,就像在書中看到她如何生活一樣,井井有條。

讀完這本書後,我獲得了一種堅定的自信感,讓我確信為自己堅持生活品質,對我而言就是我真正重視的事情,繼續用心打造我的居住環境。

當下的生活方式,其實已經決定了未來。
/ Phyllis

如果你對於斷捨離、整理議題有興趣,或是自己、家人有囤積症的朋友,相信你在讀過 Phyllis 的故事後,會豁然開朗的清爽,讓你有動力開始優化你的生活空間。


你可能會有興趣

Phyllis 相關連結

⎔ 官方網站|青豆設計

⎔ Facebook|零雜物

相關文章